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辞凤阙> 第339章:她要强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9章:她要强盛(1 / 1)


  辞凤阙正文卷第339章:她要强盛元猷似乎早已料到,十分平静。

  周荣:

  元猷眼中戾气顿生,他死死盯着周荣。

  张程之死,是周荣设计,但刽子手却是北镇武士。

  两者之间横着血海深仇,北镇武士不会放过君辞,君辞也不会放过他们。

  将君辞发配北镇,无疑是放入虎狼窝。

  周荣打得一手好算盘。

  元猷知晓,他不答应,周荣必然要死咬君辞谋刺朝廷重臣,北镇武士尚在,明日朝上必将全面弹劾君辞。

  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他根本无法维护君辞,最终元猷咬牙道:

  君辞被元猷带离大丞相府后直接入了宫。

  医官给君辞处理伤势时,满脸骇然,君辞气若游丝,却似乎有一股未散的活气,这股气劲使她顽强挺过来,只是半夜她便转醒。

  醒来就对上帝王担忧的脸。

  元猷高喊。

  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很快医官给君辞诊完脉,直呼惊奇。

  元猷立在榻前,看着目光直直盯着上方的君辞,「杀了周荣,那些将张小郎君烧死之人,你便放任么?你的仇便报了么?

  九泉之下的张小郎君若知晓,你为杀周荣,付出性命,当真能明目?」

  君辞这才垂下眼眸。

  她当然知道北镇那群人也是仇人,可她没时间去计较这些,只能将罪魁祸首带下地府,追上表兄。

  元猷保证。

  君辞仍旧沉默不语。

  长叹一口气,元猷道:

  君辞终于转动眼眸,强撑着要起身。

  元猷下意识想要去搀扶,弯下的身体却顿住,他猜想君辞现在不想被自己触碰,便收回伸出的手。

  重伤的君辞艰难起身,元猷唤了一个宫娥进来,君辞没有拒绝。

  她在大牢内见到了盘膝而坐,面容镇定,身上干净清爽的张黎。

  听到脚步声,闭目养神的张黎睁眼,便看到面如白纸的君辞。

  隔得很远也能闻到她身上浓烈的药气,张黎满眼惊慌,牢房门打开,他立时上前,想要握君辞的肩膀,见她走路都虚浮,愣是不敢触碰她。

  君辞被宫娥搀扶着坐下,半倚着桌子才能支撑上半身。

  小心翼翼蹲在君辞面前,张黎眼中泪光闪烁,哆嗦着哽咽道:

  张黎如何能够猜不到君辞为何成这般模样,她必然是如了周荣之意,杀入了周府。

  苍白的脸扯出一抹勉强之笑:

  泪瞬间夺眶而出,张黎泣不成声,握住君辞的手连连摆首,抽泣许久才满是哭腔开口:「阿辞,你表兄之死,非你之过……那份奏疏并非凭空捏造,原是我之意。

  是你表兄偷拿了去临摹了一份,我与你表兄都知晓,此奏疏一旦上呈,必有性命之忧,他是代我受过!」

  说着,张黎哭得更悲痛。

  这份奏疏会带来什么恶果,张氏父子心知肚明,可这是必须的改革。

  北朝要想稳固,要想入主中原,要想长远久治,要想周氏这等功高震主之贼不再出现,铨选汉人士子势在必行。

  他们父子只是在等待一个更稳妥的时机上奏,却不想府中有周荣眼线,这份被张程

  誊写的奏疏落入周荣之手,在一个最不合时宜的时候爆出来。

  君辞无力摇头。

  在其位谋其政,张黎是为朝廷着想,并无过错。

  造成今日局面,只能说他们生不逢时。

  若北朝不是臣强君弱,这番改革被君王采纳,必是北朝之福。

  张黎饱含希冀的目光投向元猷。

  元猷如实相告:

  张黎恐慌,

  元猷目光落在沉默不言的君辞身上:

  其实哪怕周荣不提,元猷也会把君辞送到北镇。

  君辞为了杀周荣,与君氏断绝,京师已经无她容身之地。去旁的地方反而会被周荣无穷无尽的暗杀。

  不若去北镇,北镇关系错综复杂,以君辞之智,保全自己不难。

  那里是周氏唯一伸不进手之处,倘若君辞能够拿下北镇,就有覆灭周氏之机。

  君辞忽而开口,语气坚定。

  元猷说得对,她不能放过一个仇人。

  今日这等被人压制的局面,她绝不允许再有下次。

  她要强盛!

  北镇才是最快之地!

  君辞能够想通,元猷松了口气。

  君辞问元猷。

  元猷垂眸,最后道:

  君辞强撑着要站起身欲行礼,元猷大手摁住她的肩膀:

  君辞一字一句斩钉截铁,转头看着张黎。

  不等她开口,张黎先道:

  她张了张嘴,终是没有开口让元猷现在就放张黎出狱,这里或许更安全。

  与张黎作别之后,君辞又在宫娥的搀扶下离去。

  张黎眼中蓄满泪光,紧紧握着牢房的铁柱,才没有让自己发出一丝声响。

  次日朝会,果然北镇武士先发难,言君辞公然杀入大丞相府,实乃死罪。

  出乎意料的是周荣本人站出来,他表示看在君辞为国有功的份儿上,不计较君辞之莽撞,让陛下小惩大诫便是。

  元猷遵循约定将君辞发配北镇,北镇武士也不追着不放,他们就等着君辞到北镇,亲手将之宰了!

  定了结果,元猷以君辞虽有过,中护军却有功,未免功臣寒心,等中护军回京,由君辞亲自交接中护军为由,为君辞拖延了两日养伤的时间。

  收到消息的秦啸,尽管归心似箭,但也硬是将时日拖到最长,他带着中护军入城时,君辞已经能独自下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