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刘氏天下汉家郎> 项羽夺权(3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项羽夺权(32)(1 / 2)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一月,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任次将,范增任末将,集中主力部队向北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

楚怀王破格提拔宋义,就是用来压制项羽的。

这下又轮到宋义大人嚣张了。

宋义神气了,也不谦虚谨慎了,忘记了曾经劝谏项梁保持谦虚谨慎的一幕,在项羽面前骄横无比,你项羽是很能打,又能怎么样,我是上将军,你是次将,如果不听话,杀你都不用我亲自动手。

反正楚怀王有过交代,对你项羽不要客气。

宋义心里瞧不起项羽,嘴巴上还动不动奚落项羽。

项羽小伙子,听说你能力很强嘛,现在安排你起草《楚国十必胜,秦国十必败》,现在马上写,明天我要看。

什么?你不会写。那你项羽是浪得虚名,能力不咋滴嘛。

这就是宋义的领导艺术,搞得项羽狼狈不堪。

你打架厉害,就安排你去写材料。

你写材料厉害,就安排你去打架。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你项羽感觉到能力不足,要你项羽有本领恐慌意识,不要嚣张跋扈,不仅看不起领导,还动不动与领导拍桌子瞪眼。

项羽气的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因为二把手搞不赢一把手。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把手讲话,二把手千万不要插嘴。

北援部队一路向北,抵达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宋义下令就地驻扎,同志们一路奔波,都辛苦了,好好休息。

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休息好才能更高效。

休息的第一天,项羽就建议:我们赶紧去巨鹿救援。

休息的第二天,项羽又建议:我们赶紧去巨鹿救援。

休息的第三天,项羽再三建议:我们赶紧去巨鹿救援。

......

接连休息了四十六天,项羽四十六次都建议赶紧去巨鹿救援,但宋义熟视无睹,继续休息,搞得项羽非常生气。

项羽压住自己的暴脾气,关键时刻不要和一把手闹僵,但也掩盖不了对宋义大人的轻视,语言上自然不够尊重。

上将军,你千万不要害怕,秦军把赵王包围在巨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我们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里外夹击,打垮秦军是不困难的,你要有信心和勇气。

一句话总结,有我项羽在,不要害怕秦军。

宋义自认为军权在握,觉得自己最牛,总是瞧不起项羽,听到项羽又在吹嘘自己厉害,忍不住又要讥讽一下。

项羽你打仗是厉害,但我更牛逼。我认为你这里不对,那里也是错的,你能咋办,还不是乖乖按照我的意见办。

我宋义已经看透天下大势了,如今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已经到了薪尽粮绝的地步,困兽犹斗,必然会誓死突围。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最好两败俱伤。

我们楚国做法比较简单,坐山观虎斗,等到秦赵两军决战,两败俱伤之际,我们趁机突袭,必能一举击溃秦军,大获全胜,然后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将秦朝连锅端掉。

我宋义的结论性意见是,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拼死相斗,我们楚军不管其他,先吃好喝好睡好,再坐收渔翁之利。

宋义说完自己的指示意见,倚老卖老,又教训起项羽来。

项羽小子,若论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我宋义比不上你;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你比不上我宋义。

我宋义就有这么一个缺点,见不得别人比我更牛逼,你能咋样?《楚国十必胜,秦国十必败》写好了吗?

还没写好?回去写好,再来汇报。

宋义打的主意也不错,反正秦国和赵国都不是我们楚国人,相互消耗我也不心痛,最好两个互殴,同归于尽。

宋义想的是美,但是现实情况不允许。

现实情况是秦军远强于赵军,如果在巨鹿围歼了赵军,那么秦帝国势必再一次成功演绎各个击破众诸侯的战略。

众诸侯都不是省油的灯,聪明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其他诸侯国不想历史重演,他们在接到赵国的求援后,也和楚国一样,义无反顾地派出主力军队赶往巨鹿。

但是他们的做法却与宋义没有本质区别。

宋义停留安阳四十六天,不向巨鹿城前进。

其他诸侯军虽然比宋义走的快,先到达巨鹿,但都驻扎在巨鹿外围、安营扎寨,远远地作壁上观、隔岸观火。

没有一个带头的,诸侯军谁也不敢和秦军一决高下。

项羽,你服气了吧,其实大家和我想的都一样,只是我说了出来,大家都想先作壁上观,让赵国和秦国死磕到底。

宋义颐指气使,讥讽项羽还不满足,接着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

一律斩杀,这只是托辞,委婉的说法而已。

说的直白点,这就是针对项羽一个人发布的命令。

宋义得意忘形之际,矛头直接指向项羽。

宋义威胁项羽,已经很危险了,还一错再错。

项羽迅速出击救赵的请求,被宋义四十六次驳回,还碰了一鼻子灰,积怨成恨,怒火满胸,早已对宋义起了杀心。

宋义此时虽有察觉,时时刻刻打压讥讽项羽,可能会导致项羽小伙子情绪失控,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

但宋义盲目自信,对项羽没有丝毫防备,而且变本加厉,做了让全军将士都非常怨恨的事情。

宋义太嚣张了,得罪项羽还不够,还要得罪所有人。

这件得罪所有将士的事情,与友好领邦齐国有关。

之前宋义出使齐国,和齐国君臣就相处的非常融洽。

接着又是因为齐国使者高陵君在楚怀王面前极力推荐,宋义才有楚怀王亲自面试的机会,才能进一步担任上将军。

宋义和齐国有很深的感情,源远流长。

但对政治对手而言,这不是感情,这是内外勾结。

宋义没有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危机,行为越来越放肆。

宋义决定和齐国建立更进一步的关系,创建自己更加强大的背景,于是同意齐国聘请自己的儿子宋襄入朝为相。

齐国之所以聘请宋襄,也是看中宋义的楚国背景。

国家之间,绝对不是简单地看感情,而是相互利用,互利共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