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穿越明朝之商帝国> 第十二章 假银风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假银风波(1 / 2)

第十二章假银风波

“刑部尚书李爱卿,这件事归你管,周爱卿的提议,你觉得如何”。

李景明走出来道:“份内之事,老臣定当严加查办,给皇上一个满意的交代”。

朱友亮站起来,冷冷道:“朕给你七天的时间找出线索。若一个月内,仍一无所获,自己请辞吧!

“老臣遵旨”。李景明很是无奈的应道。

“不是朕不通人情,此等事情,将直接影响国运,所以必须找出幕后主使。办案期间,东厂,锦衣卫,都可以配合刑部抓人,审讯。”

众臣心神一动:皇帝这是动真格了。

三天后,御书房。

“微臣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跪在下面的是一个三十有二的汉子,铸银局副官,从六品

吴开,张景是正六品,但还关在天牢里。有问题也只能问他了。

“你就是吴开”

“正是微臣”

朱友亮走下台阶,递给他一张素描,上面画着四个图案,是银币的正反两面,以及中间的防伪标识

“皇上,这画功可渭是栩栩如生,不是何人之手笔”。

“不是让你看画功如何,这枚叫做银币,如果铸成银币可有把握。”

“敢问皇上,这个成份需要多少比重”

“七分银,三分锡”。

“回皇上的话,这个银币太小,造银器所没有这样的模具。如果皇上想造的话,还得再造一个模具才行”。

“需要多久能成”

“这个防伪刻度实在太小了,用肉眼几乎看不到,微臣得花点时间才能办得到”。

朱友亮笑道:“很好!只要你把这个做好,你这个从字,可以去掉了。”

“谢皇上”吴开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终于有出头的机会了。

“你别高兴太早,如果你造出来的东西,让朕不满意,你可知道后果!”

“微臣保证造出最好的。”

“朕可不想听空口白牙,请拿出你的实力证明自己”。当老板的你可以什么都不会,但一定要学会鼓厉自己的员工,哪怕只是你凭空画出来的一个大饼。

果然!吴开听完,信心爆棚,激动道:“微臣这就去办,微臣告退”。

“去吧!”朱友亮挥挥手。然后回到御案上道:“大伴!那边可有消息”!

“密卫来报,边地近月以来,极不安份”。

朱友亮闻言,有些头疼,陕甘这些年干旱不断,民不聊生。盗匪横生,以高迎祥为首的贼人,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官府虽多次围剿。奈何!这伙贼人一进沙漠,如脱了僵的野马,跑得不见踪影。更别提官兵的素质,想追上,那是难上加难。

这伙人自天启年便留下这样的隐患,而事实上,崇桢年间,这样的事情,陕甘这样的地方,各省府都有这样大大小小的事。只是山高皇帝远,朱友亮就算想管,手出伸不到啊。毕竟县官还得现管。而大明现在的官体败坏,更别提政治清明了

朱友亮壤壤道:“看来,即便是忠直的左光斗,面对这样的局势,怕也是力有未逮。”

言归正传

随着东厂,锦衣卫,大理寺的介入,京城一下子热闹起来,凡是外来之人,皆要接受检查。

因为朱友亮认为先排查外来之人,再着手内部,因此这部分的人就成了为怀疑的对象。

对方布属这么大的买卖,一定有作坊之类的地方。所以凡事有这种场地,比如:兵器所,打铁铺,都是关注的对象。

凡是这种地方,说是挖地三尺都不为过。一时间,京城之内,人心慌慌。

短短七天一过,却是一点头绪也没有,而市面上的假银,却没有再出现,仿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一样。

但朱友亮知道,那些贼人知道风声紧,暂时停止动作,如果再找不出来,整个京城的经济,将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商人就会对银钱产生质疑,这样一来,人人都不敢做生意。果不其然,京城的小商贩比往常少了很多。

就是一些大商家,也是一限再限,甚至只要金子,不要银锭。这样一来,导致很多老百姓手中的碎银子变成无用的石头,有些已经严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看完案上的几份折子,朱友亮有些头疼。自己在后世,虽然是做什么,但办案真的不善长。专业的东西,还得有专业的人去做。

但自己手中并没有这样的人才。冉冉道:“要是我有这么按一个人才就好了”。

他突然想到一个人孙传庭,这是一个历史性人物,但自己穿越过来后,并没有听说过有此人。难道这个时空并没有这个人。

于是问道:“大伴,你可知孙名传庭其人”。

王承恩并没有回答,似乎在冥想。良久之后道:“回皇上的话,奴才对皇上所说之人,没有印象,不妨传吏员查一下,官籍典录方可知”。

朱友亮暗想:现在是崇桢五年,按历史上来说,魏忠贤还没有被消灭。可在这个时空,他明显已经不在了,可见历史岔道已发生改变,孙这个人是不是存在,他也不是很肯定。但还是道:“嗯!如果官籍典录查不到,就是去民间找,特别是山西省府。这个人名孔传庭,字伯雅,号白谷”。

王承恩很是奇怪:从小到大,皇上从不离京,为何知晓这个人姓什名谁,还对此人如此上心,着实奇怪。但还是回道:“奴才遵旨”。想归想,他可不敢多问,说完,就出门办事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