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其他类型>关山纪年> 第十七章 答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答案(2 / 2)

仅此一联,便能看出秦大士对于秦桧的态度如何,他非但敢于正面自己是秦桧后人的耻辱,同时又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虽然秦大士乃是秦桧的后人,可是纵观秦大士的一生,绝无半点可以被称为奸佞的污点,绝非同秦桧一般的奸臣。

而第二个人,则是宋宁宗时期的武将,同时也是秦桧的曾孙,秦钜。

在秦钜生存的时期,岳飞已经被平反,秦桧也已经被定性为大奸臣,遭天下万人唾弃,但是秦钜丝毫没有自暴自弃,他文武双全,发愤图强,立志洗清秦姓的耻辱,宋宁宗对其也很宽容,任命秦钜为蕲州通判。

嘉定十四年,金军攻打蕲州,秦钜率众拼死顽抗,终因寡不敌众,城门被攻破,秦钜丝毫没有过苟且偷生的念头,在对手下留下最后一句话后,最终选择和儿子一起自焚殉国。

我为国死,汝辈可自求生。

宋宁宗念秦钜忠义,所以追封他为义烈侯,老百姓也为其建庙祭拜,丝毫没有因为他是秦桧的后人而带有任何偏见。

可是实际上,秦钜其实并不是秦桧的亲曾孙,因为秦钜的父亲秦熺只是秦桧的养子,并非亲生。

但是尽管如此,秦钜是秦桧后人的事实已经不能改变,所以他只能用实际行动来洗刷秦家的耻辱,最后,他做到了,甚至还以这样的方式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面对这样的人,你又如何能够说他是奸臣?

想到这里,我忽然有些明悟。

岳飞忠于天下,却被赵构所忌惮,赵构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只要岳飞一日想要迎回徽钦二帝,那赵构的帝位便一日不得安稳,正因如此,在赵构的眼中,岳飞便是大大的奸臣。

秦桧权倾朝野,结党营私,无恶不作,但是他却通过揣摩帝心,知晓了赵构难以言说的想法,于是主动替赵构行诬陷之事,所以成为了赵构眼中的大忠之人。

至于秦桧的后人,也丝毫没有因为秦桧的所作所为而自暴自弃,秦钜焚城而死,秦大士直面耻辱,对于这样的人,后世自然也不会将其任定成奸,而是给了他们一份合理的尊重。

这,或许就是春亭与凌轩刚才所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所能得到的不同结果。

你所认为的忠,或许在某些人眼中就成为了奸,而你所以为的奸,或许在某些人的认知里正是天大的忠。

虽然事情的本质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在不同的人眼中,所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一面,所以对于一样的事情,有时甚至会产生几种完全不一样的认知。

在这种时候,人们所需要的便是透过事物的表象,看穿事物最初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许多误会的发生。

“韩川,看来你应该已经悟了,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在秦桧的身上,而在于这件事情的本质之中。”

我眼中的神色变化自然瞒不过春亭的双眼,在看到我眉间的明悟之色后,春亭淡淡一笑,语气欣慰。

“我之所以对你说到此事,并非是要为秦桧鸣冤,只不过是以此事对你举一个例子,让你知道看待事情要从辩证的角度,不能一叶障目,有了一点发现,就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全部的真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