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红楼之天下为棋> 117思路不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7思路不同(2 / 2)

可是现在,贾政连贾玖都比不过,更不要说。已经是国侯的贾赦了。

甚至探春不止一次腹诽过,这座宅子里面,权势最大、影响力最深、最不可撼动的人,不是贾母也不是贾赦。正是他这位堂姐。身后站着道门和碎岛以及长乐公主的堂姐,贾玖。

因此,即便心中有无数的念头,探春从来不敢得罪贾玖,无论是人前还是人后。当然,为了不刺激王夫人,他也不会在公共场合巴结贾玖。

贾玖笑笑,姐妹三个互相厮见过。这才入花厅就座。

史湘云笑道:“二姐姐,我从来都不知道。二姐姐一直把我挂在心上,还以为姐姐妹妹们最好,也不过是跟宝姐姐那样呢。”

把贾玖跟薛宝钗相提并论,如果换了其他人,也许会跟史湘云生气,有人会认为自己受了委屈,也有人会认为史湘云故意贬低自己。不过,如今的贾玖已经不是当初的贾玖了,至少他知道,史湘云这种人,总是会无意识地抹黑自己,顺便让对方不高兴。跟史湘云这种生气,完全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贾玖道:“看起来,云妹妹对宝姐姐的评价很高呢。”

史湘云竟然点了点头,道:“虽然我跟宝姐姐不对付,不过,在很多时候,宝姐姐还是挺好的。至少我有什么难处,宝姐姐会早早地注意到,并且帮我解决了。”

贾玖微微瞪大了眼睛,道:“原来如此。这么说起来,倒是我的不是了。如果不是我忽略了云妹妹,云妹妹也不至于陷入困境,也不至于对宝姐姐如此推崇了。”

在这个阶级分明的社会里面,人最重要的便是身份,什么身份做什么样的事情。一旦做了有失身份的事儿,无论是水嫩,都会被人瞧不起。

就跟史湘云与薛宝钗的事儿一样,史湘云是公侯小姐,薛宝钗是商人之女,在这个世界上,普遍的认识便是,商人帮助公侯做事情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即便薛宝钗为史湘云解决了大麻烦,史湘云也不需要如此感激他,人前人后地为薛宝钗扬名。

这不等于说,史湘云就不用感激薛宝钗了,要感激,可以,私底下史湘云向薛宝钗诚恳地道个谢就可以了。这么明显地为薛宝钗延誉,到处宣扬薛宝钗的好处,那是不符合史湘云的身份的。一次两次,大家会说史湘云单纯、心善,别人对他一点点好,他都记得。次数多了,就会有人在背地里骂史湘云蠢了。

这是属于上流社会、属于贵族阶层跟商人之间的潜规则,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够挑战的。

贾玖这么说,也是在暗示史湘云:你感激薛宝钗,你私底下跟他道谢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如此赞扬薛宝钗。真正值得史湘云如此推崇的,必须是跟史湘云一个社会阶层,或者是身份比史湘云还高贵的贵族小姐、官宦千金才行。

换而言之,史湘云可以如此夸赞林黛玉,却不可以一再地夸赞薛宝钗。

这便是阶级社会里面的潜规则。

史湘云也不是笨蛋,立刻就明白了贾玖话中的含义。

往日史湘云的两位婶娘,保龄侯夫人和忠靖侯夫人都曾在史湘云耳朵边儿提点过,只是史湘云一直都没有放在心上,如今贾玖如此暗示,史湘云倒是想起了婶娘的教诲。

史湘云立刻道:“看二姐姐说的,二姐姐已经搬出了老太太的院子,事情又多,又经常不在家,忽略了我们那点子鸡皮疙瘩的小事儿也是正常的。”顿了顿,又压低了声音。道:“按理,这不是我应该说的。只是二姐姐是自家姐妹,又是姐姐。跟二姐姐说,自然是无妨的。”

说着,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我跟三姐姐都住在老太太的院子里,不过是我住在前头,三姐姐住在后头罢了。老太太年纪大了,精神有些跟不上,对下面难免有些疏忽。更重要的是。宝玉从来都是任性惯的了。若是我不顺着他些,保管有人骂我刻薄小性了。”

贾玖点了点头,道:“这也是我最是担心的。谁家不忌讳这些呀。惟有宝玉,仗着老太太的宠爱,无法无天,就连二叔和婶娘都管不了。云妹妹在老太太屋里。三妹妹又跟宝玉是一母同胞。我也不好多嘴。不过林妹妹哪里……唉,不是我说,林妹妹可是姑爹亲手交到父亲手里的。若是林妹妹有什么差池,莫说父亲没办法跟九泉之下的姑爹交代,就是我也不好跟父亲交代了。父亲的脾气,想来云妹妹也略知一二,这每年几十万银子的进项,父亲拿着烫手啊。”

史湘云点了点头。突然来一句:“也只有大老爷觉得这么多银子会烫手了。”

贾玖一愣,继而忍不住笑了。

显然。即便是史湘云年纪还轻,可是有些事儿,他还是知道的。至少,贾政揣着明白装糊涂,王夫人完全是一只金钱蟒,有进无出,这两位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就连史湘云的心底也是如此认为的,不然也不会这么说了。

探春坐在下面尴尬死了。

王夫人也就罢了,毕竟王夫人只是探春的嫡母,可贾政却是探春的亲生父亲。

听见史湘云隐射王夫人,探春可以当做不知道,可史湘云隐射贾政,探春如何能够置身事外?当然是坐立难安了。

探春扯了扯嘴角,道:“若是换了二姐姐,以二姐姐的脾气,怕是分文不取也会好好地照顾林姐姐的罢?”

贾玖看了看他,点了点头,道:“不错,就冲着人家对我的信任,我也会这么做的。一来,我不差钱,可是好名声什么的,谁都不嫌多;二来,林妹妹住在我们家,过去林家的那些亲朋故交们自然是由我们家接手了。别的不说,就说姑爹的那些同窗同年,还有同乡,爬到高位的,又何止是一个两个?只要他们高抬贵手,我哥哥就受用不尽了。”

林黛玉姐弟几个要守孝,尤其是林黛玉,又是女孩子,不可能直接跟外面对话。林家故交就是担心他,也必须通过贾家,如此一来,贾家自然是跟这些人家搭上了关系。此其一。

其二,贾玖也看得明白,贾宝玉的事儿,别人家里也都十分清楚,所以,人家的女眷不会轻易上门,一来,清流之家忌讳跟后妃的娘家走得近了,二来,贾家的风评实在是不好,他们也不可能让女眷上门给贾宝玉冲撞了去。

所以,林家的那些故交之家,很少登贾家的门,这是肯定的。

而且跟原著里面那样,如果林家的财产真的填进了大观园,贾家一定不会愿意让林黛玉知道这件事情,因为谋财之后,往往就是害命。他们不敢让林黛玉知道。可是他们自己不说,不等于别人不会跟林黛玉说。如果别人从林黛玉的反应里面看到了贾家花了林家的财产却不让林黛玉为他的父亲守满三年孝,那么贾元春这个贤德妃也就有麻烦了。

所以,原著里面,林黛玉只能跟一只笼中鸟一样,被困在贾家,困在大观园这小小的地方,自然就不稀奇了。

因为贾家是故意将林黛玉与外界隔离开了。

但是这种事情绝对是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的。随着林黛玉一天天长大,他总要出嫁的。如果不是贾宝玉娶了林黛玉,如果林黛玉嫁到了外面,外头看到林黛玉没有嫁妆,又会如何反应?即便是林黛玉夭折了,也有那言官吹毛求疵地找证据,证明贾家吞没了林家的财产。那个时候,林家的财产没了,林黛玉死了,忠心耿耿、为国尽心尽力、恪尽职守的林如海,最后落得无祭享,不要说那些文官们了,就是边关的守将们,他们也会坐不住的。

要知道,最朝不保夕的人便是那些边关守将,他们在边关拼死拼活,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为国抵御贼子,可是他们一旦有了万一,他们的子女就要面临林黛玉一样的命运,这些军汉们哪个坐得住?又有谁会不顾生死为国奋勇杀敌?

所以,贾家对林黛玉进行谋财害命的事儿,看似不过是一件很普通、很常见、话本上经常有的事儿,可实际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震惊整个朝堂的大案子。

因为林家的财产数额实在是太巨大了,而林如海又是在扬州巡盐御史这个位置连任了至少四年的牛人。一旦捅开了篓子,绝对是连皇帝都要头疼的大案子。(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