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剑圣琴心> 第4卷 历练中原之书 第53章 栽赃嫁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卷 历练中原之书 第53章 栽赃嫁祸(2 / 2)

蓦然间,一声惨呼,不知何故,叶知秋竟然仰面跌倒,颓然坐在案几后的红木交椅之中,再一看,此时此刻,一支竹笔的笔杆洞穿于其额头之上,笔尖毫毛尚兀自晃动,而叶知秋在瞬间瞪大双眼,已然毙命。

这一下变生肘腋,唬得张旭目瞪口呆,他下意识的一摸腰间,那支他惯使的大笔却已不在,再看时,叶知秋额头上的竹笔正是自己从不离身的家伙。

顿时,不明就里的张旭担心自己说不清道不明,他额上冒出颗颗冷汗,脚一阵发软,正想向铁山求助,不料铁山却早已不见踪迹。

张旭顿时更加六神无主,不由轻呼:“铁山兄,铁山兄!”他的话音有些颤抖,连舌头也似乎打结了。

蓦然间,四下里涌入了许多大理寺的衙役,这些衙役竟好似早已预料到这里将有事发生,从而出现得如此的及时。领头者不是铁山,却是一个豹头环眼、须发戟指的老翁。

这老翁浑身自有一股威仪散发,不待张旭开口争辩,只见他右手中食二指骈指虚点张旭,喝道:“给我拿下!”

众衙役如狼似虎,上前用铁索将张旭捆倒在地。张旭大叫:“大人,冤枉啊。”那老翁来到堂上书案前,看了看,指着叶知秋的额头道:“这凶器是何人之笔?”

张旭不疑有他,颤声道:“是小人之笔,但……”

老翁沉声道:“铁证如山,不容狡辩。带走!”张旭本就不善言谈,此刻落入别人彀中,就是有千张嘴,又到何处分说?虽满腹委屈,但也只能任由衙役拉扯着向外走去。

此时,外边的喧哗之声早已惊动一人,这人正是在侧厅吃茶的裴鼎,早在叶知秋发出一声惨叫之时,裴鼎已察觉异样,生就的敏感使得他向发出叫声之处飞快奔来,眼前的一幕虽使他吃惊不小,但他表面却不露声色,看到张旭将被带走,他出言制止道:“且慢动手!”

那豹头老翁料不到房中还有他人,他斜眼环睨,道:“你是何人?”

裴鼎朗声道:“小人乃籍籍无名之辈,但小人适逢其会,知道刚才与这位先生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人,大人何不请来问个明白?”

豹头老翁冷笑道:“我乃大理寺殊少卿,我看你极为可疑,亦或是此人之同党,此时为了他而强出头。一并拿下,本官自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这下倒好,张旭与裴鼎双双被执,豹头老翁从腰间掏出一块腰牌,这腰牌一面刻着“大理寺”三字,反面刻着一个篆体“殊”字,他招过一名衙役头领,命令道:“将他们暂押牢房,等候发落。”

这衙役头领恭敬地接过腰牌,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只见殊少卿忽然右掌一横,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这是杀无赦的指令!只可惜裴鼎和张旭却没有看见。

那衙役头领当即会意,点了点头,他左按刀柄,右举令牌,一挥手,众人簇拥着裴鼎和张旭,蜂拥着向外走去。

一行人左拐右拐,穿过几条小巷,道旁行人已越发稀少,领头的差役尽选偏僻之地而行,裴鼎隐隐察觉不妙,众人行走的方向好像并不是朝着牢房的方向。

再经过两条弄堂,前面已无路可走,此处竟是一条死胡同。

领头的衙役一脸阴鸷,忽然转身左手按住刀柄,右手举起“殊”字腰牌对众人冷声道:“少卿大人有令,这两人杀害大理寺卿叶知秋,罪该万死,就地正法!”

说完,那衙役将腰牌插回腰间,右手缓缓抽出雪亮的腰刀,朝裴鼎一步步逼了过来。

不祥的预感瞬间已转为现实,裴鼎此时方内心雪亮,已明白自己掉入了别人早已布好的陷阱之中,但他久经沙场,经历过无数的危难,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冷静。

此时虽身临险境,裴鼎仍不动声色,头脑里急速飞转,寻思脱身之计。

待那领头的衙役刚刚举刀欲劈之时,裴鼎早飞起一腿,使一式“窝心脚”,这一脚又快又狠,不偏不倚的踢在那衙役的心口之上,那衙役一声闷哼,被踢得老远。

一经发难,便不可收拾,裴鼎虽双手被缚,但武谚有云: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练武之人,都会练习腿法,裴鼎沙场老将,腿法自然不弱。

但见他展开双腿,旋风扫落叶般将身边的几名衙役一一踢倒,这些衙役平日里仗着人多势众,又会些三脚猫的功夫,时常干些欺凌弱小的事,但这次却遇到了硬点子,他们哪里是身经百战的裴鼎的对手。

裴鼎拉着张旭一路小跑,希望早早离开这是非之地。

突然,就在前面大街之上,那豹头老翁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疾驰而来,马儿身后跟着数十名清一色黑帽绿袍的衙役,他们斜挎腰刀,步履整齐,气势威武。

正是:

草圣平地闻惊雷,大理寺中七魄飞。

幸得义士来相助,路上却又陷重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