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剑圣琴心> 序曲第6章 弹指十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序曲第6章 弹指十年(2 / 2)

老者陡然收剑,道:“看清了吗,‘快’、‘灵’是刺剑之根本,然后才是‘狠’字诀!”

老者收剑入鞘,将长剑搁在石桌之上,然后招呼裴旻也坐下休息。

老者不无严肃地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我裴家列祖列宗,无数先贤报效朝廷,他们不是智谋超群,便是有惊人武艺,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否则不但报国无门,连明哲保身都难,小旻,你明白吗?”

裴旻拭去额头汗珠,端起一碗清茶浅啜一口,道:“孩儿惭愧,父亲教训得是,承蒙父亲多年教诲,我定当不负众望,效仿前贤,闻鸡起舞,练好裴家剑,重振裴家将门声誉。”

裴旻略一停顿,若有所思,而后道:“近来我剑法日渐精进,总觉我裴家剑剑势虽强,剑意有尽,而我裴家武艺中,除了拳、剑、弓外,只有基础内力法门,因此自来内功修为较弱,然而,剑法如果仅凭凌厉剑招取胜,战场上足以胜任,但如果遇到江湖中经验老到的剑术高手,恐怕就穷于应付了。要想不耽于更高剑法的修炼,要想在剑术上更上一层楼,要想有所突破直达一等一的上乘剑法,恐怕除了实战经验的积累外,还需要强大的内劲为剑法之辅助。”

老者听他如此一说,倒是一愣,道:“没想到你对剑已有此悟性,不错,裴家剑如有高深内力修为为辅,必定耀出光芒万丈,只可惜我家族世代为将,剑法多用于战阵搏杀,对于武林中的内力修为,接触不多,倒是遗憾。”

裴旻思虑片刻,忽然道:“如今盛世之秋,孩儿如能到江湖中历练一番,或许能借他山之石,补裴家剑之不足,也借机锻炼我剑法之实战能力,更能结交朋友,丰富自身阅历。”

老者点头道:“不错,剑法绝不可以纸上谈兵,你这个提议很好,何况,今年你已十八岁,小鹰也终须脱离父母的庇佑而展翅翱翔,你也应该出去见见世面,去闯一闯了。不过,我再许你三个月,这三个月里,你必须勤加苦练,融汇贯通裴家六剑,夯实基础,方有出行之资。”

“是!”裴旻的回答掷地有声。

自此,这蓝衣少年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苦练剑术,闲暇之余,饱览群书,效仿先人闻鸡起舞之典故,誓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功业。

传说东晋时期有一著名的大将军,名叫祖逖,他年轻时就极有抱负,从小立志,希望做出一番大事业。他有一位好友,名叫刘琨,两人志同道合,常常谈论当下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希望以男儿七尺之躯报效国家。

祖逖和刘琨相约,只要在半夜一听到公鸡鸣叫,就穿衣起床,一起舞剑,练习武艺;白天,两人又相约继续攻读诗书。

剑光飞舞,书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二人练武习文,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后来,这两人果然投身军队,为国效力,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从小立下的志向;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这二人,就成了历史上从小立志,刻苦努力,力求上进的代表人物。

裴旻学习了多年的诗书与武艺,不知不觉的便将“闻鸡起舞”中的祖逖与刘琨二人当做自己的励志典范,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希望自己亦能有朝一日统率大军,一展雄才,成万世功名。

要是他知道这位祖逖将军虽然在北伐战场上大显神威,最后也因为忧国忧民悲愤而死,而刘琨也被人构陷而死,要是他知道成功之路艰辛无比,不知他又作何感想,是否有勇气迎接挑战?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三月期限将至。裴旻日夜苦练,终有成效。

这一日,裴旻迎着西下夕阳,在庭院中舞起剑来,但见他展开身形,剑声霍霍,飘逸的身影中夹杂着一条白练,周遭落叶,随着剑风飘移不定,整个人与剑自然流畅,舞得片刻,“飕”,只听一声轻响,白练射向院里的大榕树,只见剑尖入树三寸,剑柄兀自摇摆不定。

裴旻舞得兴起,又似意犹未尽,他腾身而起,伸手抓去,不是抓向剑柄,而是伸向挂在树上的一张弓。

落地之后,只见他张弓搭箭,抬手就是三箭连珠射出,箭如星矢,向小院墙角箭靶飞去,此刻三支箭尚在空中还未至箭靶,只见第二箭射落第一箭,第三支箭也不甘示弱,把第二支箭从中剖开,阻力不减,“噗”,第三箭命中红心,如此后发先至、力道强劲之箭,实令人难以置信。

裴旻掷弓挂树,负手而立,志得意满。

“好剑法!好箭法!”老者拊掌大笑,从屋中缓缓走出。

裴家少年,是时候踏足江湖了。

正是:

剑箭双绝初显现,绝技还需苦中练。

打铁还需自身硬,万事先苦然后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