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新版神医传奇> 第1回 江湖半仙梁禧文(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回 江湖半仙梁禧文(上)(1 / 1)

我们要讲的神医传奇这个故事,发生于明末清初,襄阳城城外一个小村庄。襄阳既是我们现在的湖北省,在城外有一个小村庄,村庄就叫梁家村,在这个村子里边有一户人家,爷爷梁禧文,60几岁,鹤发童颜,虽然年过花甲,仍然红光满面,显然保养得好好。平日他就靠帮人看病收点诊金为生,遇到贫困的人还不收任何诊金,让其在后院种一棵杏树就可以。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后院满堂杏花齐齐盛开,在三月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尽显芳华。

而我们这本书的主人公正是梁禧文孙仔,名叫梁尚浩。梁尚浩今年16岁,生的不算好高,四四方方面,五官都算端正,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讲话有小小漏风。平日如果有陌生人问其名,由于他讲话有点漏风,常常将自己名“尚浩”讲成“相好”。所以每当有人误会,他都会红着块面仔,同人解释自己不是叫“相好”,尚是要品德高尚的“尚”,浩是为人要浩然正气的“浩”,而将整个姓名倒过来念的话,谐音就是“好商量”。

然而,这个名不是他亲生父母帮他起的,而系他阿爷梁禧文,当年在一处烂庙恰巧躲雨,听到婴儿啼哭把他捡回来的。等梁尚浩长大了,后来帮他起的。至于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村里边有好事者曾经问道:“文爷,为什么你要帮尚仔起呢个名,随便一个不是可以咯,就好似我们府上翠花,听起来不是都几好?”

在这个时候,梁禧文就会十分严肃,板起块面地话:“我行医数载,救人虽然不算好多,但是都是秉承大医精诚的准则,尽我所能。唯一可惜的就是不能同侠义人士一样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所以我希望我的尚仔将来有一日可以学得一身好的武功,在江湖也有一番作为,并且把满人鞑子全部赶出去,伸张人间“浩然”正义!”

“同时,最重要的是,为人品德要“高尚”,遇事要分个轻重,同人交谈还要好好商量,沟通可以解决的事,绝对不可以动刀动枪,身怀武功都无可以持住武功高,仗势欺人!”

梁爷爷一轮嘴落来,几千字都可能说不清,我们还是来看看我们主人公梁尚浩吧。

梁尚浩,从小为人就敦厚老实,老实到近乎有点懵,加上平时讲话有小小漏风,常被人笑话“小相好”,当然是友善的玩笑,村人比较朴实而已。而村里边的人平时无病有病,有空都会来梁爷爷梁禧文家中坐一下,问下吃什么东西好,煮什么汤比较补。这个时候,梁尚浩就会过来,站在一边服侍茶水,村里大姑大姐就会开玩笑道:“哎呀,尚浩都大个仔喽,文爷要不要帮他寻个人家娶个老婆仔?你看我最近识个大姑娘罗敷,好靓女的。同尚仔看起来蛮登对的,可能尚仔未来老婆就是她都说不定呢。”这个时候,这些女人们就会哄堂大笑,而梁尚浩就会低住头,又红着块面,怕羞额。

以前的事放一边,话说这一日,两仔爷又好似平日那样,走到县城里,打着“江湖半仙”小旗去帮人看相睇病。在大街上,走了一圈,竟然无什么人过来看相,大家好似有什么心事那样。梁禧文就想了:为什么今日无人来看病或者看相的,平时我如果摆摊,经常来排队呀”。

这个又不是梁禧文吹,看他一身打扮,童颜鹤发,虽然穿的是粗布衣裳,但凭着一股出尘气质,如同道家仙爷。而且他这个“江湖半仙”真系有料到,凭着家传的《黄帝心经》和《周易六十四卦》,同人诊治对症下药,几副药下来比一些名医还要灵验。而看命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经过一番攀谈,又真是能预测过去未来,判人吉凶祸福。几十年走江湖,也积累了不少人脉。平时找他看相治病的人络绎不绝,但是今日竟然无人上来问相看病哦。

不得已,梁禧文拦着路边一个人问道:“先生请等一等,为什么今日街上那么冷清,明明平时街头卖艺的人好多呀?”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