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守藏(下)> 第24章 我的宝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我的宝藏(1 / 2)

相对于北平的阴云密布,南京的天气阳光灿烂。

只是,众人的心,却如坠冰窖。

南京已经不安全了,这是众人不愿意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

日本人围攻着平津地区,还有余力派空军骚扰江浙一带,最近几日经常有轰炸机从南京上空飞过,虽然频率并不高,投下来的炸弹也不多,但这就像是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会落下,让人惶惶不可终日。

程尧从那个日本人伊藤智久那里听到消息,日本很快就将入侵上海。由于程尧的日语学得马马虎虎,岳霆还专门再三确认。程尧也是厉害,直接把伊藤智久和其他人聊天的对话都一字不漏地背了下来,岳霆找来翻译一听,便知道日本在一个月之内就将对上海发动进攻。

故宫的文物何去何从,所有人都无比的迷茫。

方少泽带来了消息,说是南京国民政府要西迁重庆,故宫文物也毫无选择,只能仓皇跟从。

只是西去重庆,可完全没有当初南迁时只需要搭火车这么轻松了。中国西南一带地形复杂,根本不似东南、华南一带那么容易修建铁路。这么多文物,如何运送,都成了巨大的难题。

可就算是再困难,也必须西迁。

秉着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传统,故宫高层开了会定下了还是分三批走不同路线西迁的计划,而且考虑到文物重新打包和运送的困难,三批并不是同时西迁。

每批的随行人员都是跟所属的每批运送文物一起行动,现在他们面临的难题,就是究竟跟哪批走。

这回跟上次南迁完全不一样,并不是越早走越好。这次西迁就算是第一批走,也不一定是好事。第一批虽然是轮船运输,看起来安全平稳,但谁知道运送的途中站点有没有危险,暂定的中转站武汉会不会在到站的时候已经被日军占领。第二批是火车运输,虽然看起来和南迁时毫无二致,但这一路是需要往北折返,开到郑州一带再转汽车翻越秦岭转往西安的。这一路途中不仅会再次经过余家帮的盘踞之地,沿途还会有日军飞机轰炸的危险,再想想之后翻越秦岭的艰辛,简直让人不可想象。

而留到最后也不代表会最舒服地离开南京,最后一批文物西迁肯定是量最大最危险的,因为他们拟定的是轮船运输,必须要找到排水量足够量级的轮船才可以成行,一旦把握不好时间,就很容易陷在南京,再也出不来了。

除了最珍贵的文物需要第一批西迁外,其余组别按照运输的方式简单归类了一下,例如古籍和字画怕水,又比较不怕磕碰,便归入第二批运输。而有自由选择余地的组别人员,在组内讨论过后,由组长选定跟随哪一批西迁。

这样自由的选择制度,实际上也是傅同礼和尚钧等高层无奈的决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需要准备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不同于之前南迁时有长达两三年的时间,可以让他们早早把南迁的各种路线研究透彻,这次西迁简直是急行军,毫无准备时间。连路线都是方少泽找来的军官匆忙制订的,并且给他们讲解路上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越听就越是觉得前途黑暗。他们根本无法制订详细的路线规划,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凭直觉前进。

三批西迁路线,没有一个人能保证其中哪条路线是百分之百的安全。所以只能把三条路线的优缺点全部摊开来,让工作人员自己选择自己负责的文物走哪条路,只是至少要保证一个组别的完整性。

西迁的命令正式下达之后,本来以为可以在南京安定下来的众人又惶恐不安了起来。只是时事如此,他们又怎么可能螳臂当车,只能在短暂的慌乱之后,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咬着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忙碌之中。

不过好在文物打包不是第一次了,至少可以在这一点做到轻车熟路,但其实并没有人希望熟练这样的技能。

因为谁也不想,让这些留存于世已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珍宝,继续颠沛流离了。

“阿九,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会这样,所以才劝我不要着急租房子?”沈君顾一边对着册子写竹签,一边问着坐在他对面,帮他打磨竹签的唐晓。

“早有预兆,但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对你说。”唐晓轻叹了口气,当时沈君顾对未来在南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她又怎么可能说得出口。这种短暂的幸福,就像是寒风中乍然绽放的花朵,她只能为之炫目,竭力去保护,怎么忍心去摧毁?

沈君顾锁紧了眉,一言不发地重新低下头,默默地提趣÷阁写着竹签。

这次西迁,他们多了一个对签子的制度。因为有可能随时被各种突发事件冲散,所以一个竹签就代表着一箱文物,每个负责人手中持有对应着箱子的竹签,当文物从一地运往另一地时,交付了竹签,就代表着一箱文物安全送达。

因为沈君顾并不属于任何一个组别,不用忙着文物装箱,所以写竹签的任务就交给了他。沈君顾每一趣÷阁写得都极其认真,过目不忘的他每当写下一根竹签,都会在脑海中想起对应的箱子里装着的都是什么文物,越写手中的趣÷阁就越沉重。

不光文物,连朝夕相处的那些同事朋友,离开南京之后,都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再次相见之日。

唐晓看得出来沈君顾的心情十分低落,她无法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只能默默地陪伴,尽可能地把每一根递过去的竹签,都打磨得光滑圆润,没有倒刺。

沈君顾调整了一下情绪,开始尝试面对这个现实:“阿九,你觉得我跟哪一批走比较好?”他没有归属于任何一个组别,所以可以随意挑选。

“第一批就走吧,我跟你一起走。”唐晓毫不迟疑地说道。

沈君顾手中的趣÷阁一滞,愕然抬头道:“南京的局势已经紧张到如此地步了吗?北平不还没沦陷吗……不是……政府不是已经在报纸上喊出口号,说是什么‘不屈服、不扩大、不求战、必抗战’的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北平沦陷也就在这几天。口号,也不过是喊喊,如果真能抵抗得住,东北也就不会那么轻易就丢了。”唐晓冷静地说着残酷的话语,她不想让沈君顾产生侥幸心理。事实上,时局如此之乱,她更想劝沈君顾跟她一走了之。哪怕躲在深山老林,她也有信心护他周全。

只是她即使不开口,也知道沈君顾的回答一定是拒绝。

沈君顾攥紧了毛趣÷阁,半晌之后才艰难地开口道:“我最后一批再走。”

唐晓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也好,你先留在南京。”

两人这一人一句,说得极其简单,但却极为郑重。他们都清楚,这样的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

沈君顾轻舒了一口气,刚要继续往下写竹签,脑海里却忽然闪过唐晓话音刚落的上句话,猛然抬头追问道:“什么叫我先留在南京?你打算去哪里?”

唐晓不紧不慢地打磨着手中的竹签,轻描淡写地回答道:“知道你不放心,我替你去。”沈君顾怔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理智上知道唐晓的身手对于文物西迁有重大帮助,但情感上却也知道就是因为她太过于厉害,才会导致最危险的事情都会由她来承担。

唐晓看着沈君顾脸上挣扎的表情,心下熨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