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吴楚春秋> 第一百四十章 勾践托国(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章 勾践托国(下)(1 / 2)

眼看已是六月初,离吴王夫差限定的日子越来越近。吴使王孙骆多次催促,请勾践启程入吴。

越宫南风殿,勾践阴沉着脸,坐在榻上一言不发。他狠狠地把手中的那张锦帛扔在了地上。一名近侍跪在他的面前,战战兢兢一声不吭。而站立一旁的文种也垂首侍立,噤声不语。这南风殿里,空气显得十分窒息。

“催!催命么?你去转告吴使,寡人要等一个人,要办一件自己的事,也不成么?”

文种见勾践有些失态,便轻声奏道:“臣理解大王此时的心情,范蠡没到,大王心里有所不甘。臣已经给范蠡将军去了信,大王奔吴必过橘州,而橘州离固陵不远,到时范蠡将军便在橘州和大王相见。”

勾践抬起头来,盯着文种道:“你已经安排妥当了?那好罢,明日昭告诸臣,寡人将祭祀宗庙、拜祭列祖列宗。”

文种点头受命,对那跪着的近侍道:“你派人去转告吴使,就说大王正在准备进奉吴王的礼物,还有些没置办周全,请吴使宽限一两日。”

那近侍得命,巴不得一声儿,告辞出龗去,一溜烟去了。

勾践叹息一声,禁不住眼含清泪,对文种道:“寡人即位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懈怠。不料椒山之战,我军一败涂地,致使今日国亡家破,寡人千里而作浮囚。此行前途茫茫,是有去日而无归期,岂不悲乎?”

文种劝道:“昔日齐桓公奔莒、晋文公奔翟,他们都曾经经历过艰难的磨练,后来通过一番励精图治,他们终于成就了一代霸业。只要大王心存家国。寻机奋发图强,自有兴国之日,大王何必过于悲伤,堕己之志呢?”

勾践站起身来,揉了一下鼻息,止泪道:“此话说来容易,吴王既然欲以我夫妇为质,以后定然难以脱身返国。就算寡人有冲天之志,又能怎样?”

文种道:“臣已经为大王谋划在胸,大王和君夫人先到吴国。听从吴王的差遣,臣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大王返国。只要大王能够回国,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韬光养晦,报今日之耻。我们还是很有希望的。”

“今日寡人就和爱卿相约:国内政事就由爱卿主持大局。以三年为期。希望爱卿用三年时间,让寡人脱离藩篱。回到故国。不知大夫能否办到?”

“臣定当尽力!只要伯嚭在吴国当政。利用伯嚭能够直达天听,影响吴王的抉择。只要用心筹划,臣以为大王定能归国。”

勾践咬牙道:“寡人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把寡人捞回来,寡人必须返国!”

文种点头道:“大王不日就要启行。不知还有何吩咐?”

“爱卿以上卿之位把持朝政,寡人孤注一掷,不立太子,不分爱卿之权。好让爱卿替寡人全力治国。上次爱卿推荐范蠡随寡人入吴从难,寡人允之。”

“处理政务、管理朝政,范蠡不如我文种;但灵机应变,在险境之中能够从容应对,臣不如范蠡多矣!但范蠡入吴,训练固陵军队的重任又交给谁呢?”

勾践略思片刻,道:“固陵之军要继续进行秘密操练,让泄庸为帅。会稽留下的数千兵马守卫都城,可以畴无余为将。而司马稽郢,总揽军务。”

文种领命,君臣二人又谈了些祭天拜祖的琐事,文种便告辞出宫。

第二日,勾践率领诸臣先到祭天台祭天,再到太庙拜祭列祖列宗。然后遣使告知吴使王孙骆,可以启程入吴。

到了临行之期,王孙骆率卫队先行一日,勾践和夫人随后进发,往橘州而来。朝中诸臣都尾随勾践夫妇,送至橘州城下。

早有范蠡在橘州城等候,君臣二人相见,莫不流涕失声。

范蠡跪伏于地,泣道:“臣有负君命!固城山一败,臣罪不可赦!”

勾践急忙驱身向前两步,双手扶起范蠡,亦垂泪道:“此败罪在寡人,与爱卿何关?寡人不明敌我之势,轻举妄动,以致有今日之败!爱卿快快请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