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大府小事> 第九十一章,自封定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自封定王(2 / 2)

自从三王进京,传言一波一波的出来,都说谢家一定管这件事情,整个西疆的人都在盼着,现在主人们忽然加班加点,下人们颠颠儿的跟着,个个都很自豪。

除去西疆,谁敢管这件事情?

曾宝莲在听管事的报物价,这是一点也不能错的,她每天都让管事的上街走走,再亲自听一遍,曾紫芳等到管事的报完,徐步进来。

她憋着心里话,致使面颊通红,曾宝莲心疼的道:“白天日头还毒,想来又是走来的,就几步路也应该坐个车。”

“走走痛快,再说方便想事情,”

曾宝莲正要问有什么心事,曾紫芳是家里的熟人,对管事的笑道:“妈妈大娘们,我有话和少夫人说,你们去歇息会儿,让少夫人也喝碗茶,我说完就走,不耽误你们很多时辰。”

管事的就退出去,杏花带着丫头也出去,议事厅上骤然的安静,曾紫芳的话愈发的如炮弹般的感觉。

她开口就颤声。

“三妹,你还记得咱们在京里的日子吗?”

“记得。”曾宝莲在一堆家事里晕头转向,她没有明白曾紫芳的意思,随口的回答。

“家里穷,亲戚们也不管,并且欺负咱们,他们还升官,祖父有那么大的功勋,在这侯府里尚且供的有灵位,咱们在京里的时候有人过问吗?”

这些话过于沉重,曾宝莲心头一暗,往事如烟雾般断续浮出,照出她明朗的前程,让她对以后的日子更加有期盼,以后的日子将由她自己把握,就像她当家一呼百应一样,她再也不要让别的人家步自己家的后尘,照顾不到会出现,可是曾家的冤案未免离奇。

曾紫芳也恰好提到冤案:“说一声与强盗勾结,家归了别人,全家流放,亲戚们有过问吗?他们照样当官。平王府里来骂我,有人过问吗?三妹你带着世子来解围,顺天府倒出来的快,平王也到,临江侯也到,三妹,你还记得吗?”

“二姐,我不会忘记,我向你保证以后不会再这样。”曾宝莲肃然的道,并不由自主的坐直身子。

曾紫芳掩面哭道:“跟着你来到西疆,我才知道原来一个人的日子可以这样好,也在这里我嫁一个好人,三妹,街上有人说侯爷在京里有密旨,就不算造反,没有密旨,就算造反,我想对你说,不管有没有密旨,侯爷要打就打吧,免得还有咱们这样的人家就要过不下去。”

她一口气说完,哭着跑出去。

曾宝莲僵直的坐着,她没有拦,这些话也在她的心里盘旋过,早在公公进京以前,外省不断的有人前来联合公公出兵,少夫人经管着招待,能听到一些话,她就曾想过,为什么不打呢?虽然三王不是平王,打也没有错。

知道家里的秘密以后,曾宝莲不辞辛劳的做准备,也有她自身旧事的动力。

她觉得曾紫芳说的很对,又暗暗的为二姐赞赏,姐妹三个人里面,曾紫芳是性子最软的人,她的父亲要送她当妾换官,她都肯的;嫁平王那个半老头子,她也肯。

能说出这番话,曾宝莲为她骄傲,曾家没有孙子,女儿也是刚强的。

她愈发是个大忙人,这就要叫进管事妈妈重新安排事情,风风火火又进来一个人,外面称呼:“大姑奶奶来了。”

镇西侯府只有一位没出嫁的二姑娘,谢家把曾家的另外两个姑娘称做姑奶奶。

曾秀慧爽朗的嗓音响起:“你好啊,妈妈,让我些儿,我先和少夫人说句话。”

“您请您请。”

曾宝莲也为大姐的改变自豪,大姐越来越利落。

曾秀慧进来,利落的拉上曾宝莲就走:“不远,就几步,你一坐一天的,走几步吧。”

角门内的小客厅上面,曾秀慧的丈夫张毅和几个男子在这里,曾宝莲没有回避,这是张毅从京里带出来的要好同窗,张毅在西疆的时候同他们通信,抒发对朝政的见解,再次离京就全带来。

脸圆圆的秀才名叫洪离,他欠身道:“少夫人好,我们有些话,不过是些小见识,够不着和侯爷说,能请少夫人赐教,不胜惶恐。”

曾宝莲大大方方地道:“先生请说。”

洪离摇头晃脑:“观天下局势,非一战不可以平息,此战必将由骁勇之将方能达成,昔日我等居于京中,也闻听镇西侯英名,然侯爷久而不至,实为扼腕憾事。今街上兵马匆匆,想是侯爷终茅塞顿开,悟将军血战成英名,快事,快事也。”

“三妹,你听懂了吗?”曾秀慧问道。

曾宝莲点头忍笑,大伯以前不就是这样的酸秀才,洪离赶紧道:“就是应该打。”和他一起来的人道:“赶紧的打。”

“越快越好,把三王赶紧撵回各家,他们再在京里住一家,又要害死多少人。”

张毅半天没有说话,他是激动的时候,又让气着了。

他在京里念书不成,来到西疆以后努力求学,本想进京赶考,却遇到外省士子发声,三王鞭长莫及压制不住,索性取消科考,不让外省士子成群结队的进京。

小批的进京,三王也就不怕。

张毅因此现在还是个秀才,西疆街上开始走兵马,把他乐坏了,虽然他知道那是通信的邮差,走的太多了,只能是侯爷下一步将有大的决策。

张毅一面乐,一面气,现在说不出一个字,只是点头赞同洪离等人的观点。

曾宝莲一一的收下来,让大家放心,侯爷一定会认真处置。

让他们在家里再玩会儿,少夫人回去管家,走在半路上心里嘀咕,这不是有份才准备出兵。

师出有名,让所有知情的人都觉得快乐。

孩子们跑跑跳跳的过来,谢家的人多,孩子就多,谢雨霖、谢润和谢御都是孩子王,谢雨霖是总孩子王,大家嘻嘻哈哈的跑开。

曾宝莲心里充满幸福感,御哥要当皇帝,润姐要当长公主,二妹要当大长公主,这日子倒还真的有奔头。

.....

早起的时候天色晴朗,定好出门的时辰天下起雨,容氏对着谢雨霖抱怨:“早知道就不叫你去,这好好的下什么雨。”

会抱怨自己的母亲才是二姑娘心目中的正常,谢雨霖笑笑不回话,曾宝莲离的远没听见,谢御帮着姑姑说话:“祖母,秋雨本就是多的。”

容氏惊喜莫明:“看我的御哥多会说话,这个小子长大准是好样的。”

谢雨霖觉得母亲又不正常,她最近经常有过度关爱的举动,谢润谢御年纪小看不出来,谢雨霖却看出家里的不对劲。

镇西侯带着谢运,和谢家的人走来,见到妻子喜笑颜开,问道:“怎么了?”

容氏笑着告诉他:“御哥越发的会说话,不愧是侯爷的孙子。”

镇西侯笑笑,却看女儿:“及时雨是好事情,再说城外不正需要雨吗?”

容氏哎哟一声说有道理,她让洒种播种,种子按多的份量发放下去,秋天的季节瓜果丰盛,鸟兽也丰盛,这种时候洒种只能填鸟兽的肚子,有这么一场雨打得土地泥泞,种子可以埋到泥里,下雨天鸟兽也不用出来,这雨来得正是时候。

她对女儿欢欢喜喜的看看,越看越喜欢。

“母亲,您能正常点儿吗?还像以前那样絮叨,那才是我的母亲。”谢雨霖抗议。

容氏板起脸:“什么叫絮叨才是你的母亲,我几时絮叨你来着,不过叫你像个姑娘。”

谢雨霖松口气:“这就对了。”容氏啼笑皆非。

接下来也轮不到她和女儿对答,谢振等人走过来深深的见礼:“侯夫人。”

自从知道五房的大秘密,谢振等五兄弟就拿容氏当皇后娘娘对待,可是不能表露出来,只能放在心里,那就见到的时候深深的行礼,每一回都如对大宾,弄得容氏极不习惯。

容氏也抗议:“你们也正常点儿,和以前一样,咱们还和以前一样,咱们哪里分得开,都是一家人。”

“是是。”谢振等人答应。

曾宝莲犹豫不决,她应该陪着婆婆,可是叔伯们见到她也和对待婆婆一样,也开始不正常,她有点怕走上去,直到容氏喊她,就要出门,婆媳肯定要会合。

“少夫人。”

果然谢振几个人也这样了,曾宝莲涨红脸还礼,镇西侯看不下去,发话道:“这是晚辈,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六弟,你们昨天没有睡好,头发昏。”

谢振等人笑笑,大家心里清楚就行。

谢运躬身:“父亲,时辰到了,请您出城登台。”

镇西侯为首对着外面走去,男人们在门外上马,女人们在二门就上车,走在洒扫过的街道上,新下的雨冲得街道闪闪放光,两边的商铺住家门前摆着香案,香烟也并不熏人。

曾宝莲在车内看到,对容氏道:“母亲您看,二妹这雨下的真是喜庆呐。”

“是啊,看着喜庆。”容氏面上是压抑不住的欢喜。

镇西侯则对谢振等人埋怨:“我让你们负责治安,没让你们搞这么一出,这算什么?”

谢振笑着解释:“不是我说的,是侯爷要出兵的消息确定以后,大家自己收拾出来的。”

“侯爷,您早日凯旋呐。”一个没牙的老太太拿着两炷点燃的香,对着镇西侯拜下来。

镇西侯拱手:“多谢多谢,谢某定当早日平定这大好河山,还全国一个安宁的日子。”

他自称“谢某”,谢振五兄弟说不出来的欢喜。

城外早几天搭起一个高台,台下面整整齐齐的十万兵马,每个方队泾渭分明,他们的盔甲在雨水里洗亮,他们的面容也在雨水里洗亮。

镇西侯下马,从马车里接出谢御,后面跟着谢运,祖孙三个人走上高台。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平王碌碌无为,三王各为私心,我谢家在此宣誓出兵,不定中原不罢休,我谢家的功劳簿上又添一趣÷阁,我谢家给自己再添一趣÷阁。数十代里戎马倥偬,战功积攒的一趣÷阁又一趣÷阁,兑现的却不多,论封王,我谢家够资格,若有人说我不够资格的,我倒也不封王,世子也不要这王位,给我孙子谢御,我和世子保他,为他立功勋,他年挥师北上,有那喜欢挑刺的,再来说道说道,如果够资格,我谢家坐定了这位置!”

镇西侯说完,目视儿子,谢运搬出一个东西,展开来是一面大旗帜,他叫着谢御帮手,亲手换上去,双手扯定绳索,往下狠狠的一拉,几把就把绳索送上杆头。

一个大大的“定”字飘扬雨中。

“定王!我谢家自封定王,即日出兵,不管三年五载,抑或十年八年,这江山我们平定了!”

“定王!定王!定王!”吼声出来,曾宝莲叫的也很大声。

谢振到妻子的马车前面:“元姐儿,快跟祖父走。”大夫人还知道怎么回事,慌忙把孙女送进去,再回同车的儿媳:“这种时候要元姐儿做什么?”

“母亲,想来有事情吧。”谢东夫人也不知道。

她们看着高台,见到很快出来两个小孩子,谢御刚才在台旁边等着,此时和元姐儿并肩走到祖父面前,谢运倒酒,谢御和元姐儿每个人捧一回,齐声道:“祝祖父早日平定归来。”

谢振夫人大吃一惊:“为什么,竟然是元姐儿和御哥替送行酒,”她觉得哪哪的都不对,总觉得御哥旁边的那位置,不应该是堂姐妹的。

谢东夫人没有多想:“母亲,这是五祖父疼爱元姐儿,而且您看,元姐儿和御哥并排站着,多么的好看呐。”

谢振笑得眼睛只有一条缝隙,换成以前让他勤王,他肯的;让他保皇嗣,他也肯的;现在皇嗣也保了,还有自己孙女儿的利益在内,对他来说值得。

他的长子谢东依然不清楚,事情太机密,只有各房当家的人才知道,谢东也问了一声儿,不过很随意:“怎么是元姐儿递送行酒呢?”

“废话,我是谢家长子,你是我的长子,元姐儿是你的女儿,有什么不对吗?”谢振不悦的道。

谢东见父亲发怒,陪笑道:“父亲,我就是说说,这也没什么,不过如果让长孙上前送酒,不是更应该吗?”

元姐儿还有个哥哥。

而谢东难免认为打仗是男人的事情,应该男孩递酒不是说明谢家的下一代茁壮成长。

谢振没好气:“我说元姐儿去,就是她去。”说完,看着孙女儿和谢御站在一起,当祖父的越看越心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