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科学家闯汉末> 第三百七十六章 天生鬼才郭奉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六章 天生鬼才郭奉孝(2 / 2)

“该叫马青州了,刚刚长安的使者已经带了诏书来,明公现为青州刺史!”边上的黄叙插嘴说道。

郭嘉立刻笑道“恭喜马青州!”

“哎,不必客气,快入座,我看了你写的文章,你选军略为科,文章写的很好,可见你是知兵的,我想问问你,依你之见,待我平定青州各郡动乱后,该如何行事呢?”

郭嘉对此早已思考了很久,张口说道“使君少年成名,得天子器重,弱冠而治一郡,古来少见。

如今董卓西去,关东已不为朝廷所有,明公以一郡之地,聚青州之望,日后如发兵渤海,则可和袁氏相争,攻略泰山,则可俯瞰兖州,幽州多地得明公恩德,传檄可定,徐州陶谦虽勇而年老,一战可破,届时明公得青、冀、幽、徐四州之力,网络天下豪杰,聚集百万雄兵,顺黄河而西进,灭董贼于陇西,扶汉室于将倾,复宗庙于洛邑,届时明公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之地,谁能敌之?

如此攻略,无需十年,天下安矣!”

马强见郭嘉的战略和贾诩等人所想的一样,更重要的是,郭嘉也看到了汉室的重要性,不由拍掌笑道“果然英雄出少年,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说着,马强边上的屏风被撤掉,只见段英、贾诩都坐在屏风之后。

贾诩点头道“果然是少年英才啊,恭喜明公了!”

段英则问道“请问奉孝兄,如今明公开科举,是否会恶了天下士族?”

马强开科举这件事,也就现在的青州能接受。

这其一是因为青州已经被徐和等人好好的扫荡了一遍,那些乱七八糟的士族都被收拾的七七八八了,君不见在整个三国历史上,青州出来的士族人才少的可怜,这都是黄巾军的功劳啊。

其二便是马强的军力在青州无人能及,周围又暂时没有强敌,即使有士族不爽,也不敢造反。

郭嘉想了想回道“科举之制,的确可以多选人才,比举孝廉更加高效,天下士族对此虽有异议,但绝不至于以命拼之,如果明公能在科考之余兼顾名声孝廉的考核,奉孝以为,并不会有大碍。”

郭嘉认为士族不会对科举反对到誓死相争是有原因的。

在汉末这个年代,由于纸张和印刷术都没有成熟,读书都得靠竹简,想读好更是要靠家传,因此即使是自由报名考试,士族中人又有几个担心会考不赢黔首出身的白丁呢。

后来隋朝乃至唐朝的科举之所以让那些世家不爽到极点,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造纸术已经很发达,雕版印刷也已经出现,使得读书的成本大大下降,再加上当权者制衡世家,真的使得普通士族子弟考试是考不赢那些穷书生的。

而郭嘉说的名声孝廉,说白了就是要考虑一下门第,毕竟你一个穷人孩子,谁给你传名声?

当然,必然会有聪明人看到科举对士族所掌握的政治特权的侵害,但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法就很难让士族下决心冒险拼命了。

如果马强真的会温水煮青蛙,用百年的时间让天下士族习惯的话...

马强再看向段英,见段英笑着点点头,便对郭嘉施礼拜道“奉孝大才,我想拜你为军师祭酒,位仅在段、贾两位先生之下!不知奉贤可否应之?”

军师这个职位是很早就有了的,而祭酒的意思是说首席,也就是首席军师的意思。

段英和贾诩虽然经常做军师的事情,但此时的正式职位都不是军师,段英为治书,相当于办公室主任,这主要是考虑到段英行动不便,而贾诩则是太仓令。

郭嘉听到马强的话,不由又惊又喜,惊的是马强居然一来就给自己如此高位,喜的是自己可能真的遇到了能用自己的明公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