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无敌正德>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起革新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起革新吧(2 / 2)

自己什么事情都没干,难道是因为户部的题本?

可是那件事情老爹已经知道了呀!

不过随后传来的消息,朱厚照就明白了。

在听到消息之后,朱厚照也是一脸的狐疑,然后就是一脸的古怪。他没想到内阁会搞出了这样的事情。

不过朱厚照稍稍想了想,也就明白了。

内阁这是在争权,争夺革新的主导权,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刷声望,更是在稳固自己的地位。

这样的行为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百利而无一害。因为他们摸准了自己要革新的心思,所以自己必定是支持的。

甚至他们还把革新的事情和户部的事情捆绑在了一起。

如果自己想推行户部的事情,那么就必定要支持他们革新;如果自己不支持什么革新,那么户部的事情也就别搞了。

果然全部都是老狐狸,出手快准狠,根本不给自己去操作的空间,自己只能去同意,因为自己没有其他路可以走。

不过想着朱厚照就自嘲地笑了笑。

自己想的真多,他们支持自己对自己来说也是好事情。有了来自内阁的支持,自己做很多事情都方便多了。

要知道在官场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官员们并不畏惧皇帝,很多时候他们可以硬扛到皇上来,这种事情他们也不是没干过。

但是敢得罪内阁大学士的,真的不多。无论是权威比较重的那个大学士,还是被称为纸糊三阁老的大学士,一般的官员都不敢得罪。

因为皇帝做事比较有底线,你需要守规矩;但是官员之间却不是这样,而且官员更了解官员,知道你的弱点在哪里。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真的不是白说的,何况还大那么多,想要压死你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有了内阁他们的支持,朱厚照的事情就更好办了。

在朱厚照来到乾清宫的时候,朱佑樘已经恢复了情绪。

看着走进来的儿子,朱佑樘目光依旧有一些狐疑。

朱佑樘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儿子在背后使了什么手段,不过想一想又不太可能。

自己儿子的性格他了解,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内阁那几位大学士他也了解,如果真的是儿子搞了什么事情,这些人不会轻易的就屈服了,而会上奏折辞官。

这种操作对他们来说只能算是常规操作,所以说这件事情是他们出于真心的。

这就让朱佑樘有一些难受了,倒不是说他不支持这件事情,而是有了一些心理落差。

老爹好心痛,需要弥补。

至于怎么弥补,那也很简单,最近需要修一个宫殿,西苑那边的风景不错,可以让儿子出钱。

这几年随着他自己有钱了,朱佑樘也开始朝享受方面伸手了,不过花自己的钱还是有些舍不得,但是花儿子的钱就没什么新的压力。

对于老爹的想法,朱厚照也无所谓,花一点就花一点吧。

反正这些钱最后都会散到百姓的手里面去,无论是做工还是提供材料,那都是他们赚的钱。

经过这几年自己搞出来的东西,大明的政府工程已经有点像后世了。

你在哪里有工程,无数人都会蜂拥而上,想要从这里面分一杯羹。

虽然这不是基础建设工程,是皇帝的享受工程,说出去有一些不好听的,可是这种东西也是必须的。

在这个时代如何彰显大国气象?

那就是皇帝有好的宫殿,花钱大手大脚。

这个还真就不是说说,你要让百姓知道你有钱,你要让其他国家知道你有钱,这样的做法是最直接的。

虽然多少有一些奢侈,但是现在朱厚照也花得起。自己拿出个几百万两给老爹修一个宫殿,算不上什么太大的事情。

朱佑樘直接开口说道:“事情已经知道了吧?这是题本,你自己看看吧!”

“儿臣已经知道了。”朱厚照开口说道。

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必要遮遮掩掩,朝廷的消息本来就是大家都能知道的事情,尤其是上了题本之后,基本上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的。

如果不想让大家知道,那么上的就不是题本,而是奏折,这已经是默认的规矩了。

将题本拿过来之后,朱厚照快速的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内阁那些老家伙真的写的好,让人看了居然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题本的名字就叫请革新疏。

对于这份题本的重要性,内阁的几个人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们下了死力气。

这是一个檄文,不但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同时也是要流芳百世的。哪怕事情最后失败了,他们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不会低。

尤其是作为一个后世穿越来的人,朱厚照更清楚这一点。

后世对张居正的评价可不低,虽然他的毛病有很多,但就是因为他坚持革新,所以他的评价很高。

现在这几个人喊出这样的口号,必然也会评价不低。

成功了自然没话说,他们会被视为功臣;失败了,他们也会视为悲情的英雄。

与后世的价值观不一样,现在的价值观不是以成败论英雄,更多的是以气节论英雄,看你敢不敢做,看你怎么去做。

像大宋的岳飞,像明代的于谦,基本都是这样的。虽然最后失败了,这些人也会被视为民族英雄,比如说文天祥。

范仲淹和王安石的评价可都不低,这个时代就是这种风气,朱厚照还是挺喜欢的。

毕竟气节千古不是说说的,如果没有这种气节,这个国家也不知道会不会传到后世去。

朱厚照笑着将题本放下,然后开口说道:“儿臣觉得这是好事情。几位内阁大学士目光卓越、真谋远虑,真乃国之栋梁。父皇重用他们,可见父皇知人善任,大明中兴有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