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草根选调生> 第66章 不能漏掉一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不能漏掉一个(2 / 2)

两桌都上了酒。上的都是本地老百姓家里,家家户户都要烧烤的红薯酒。每个小包厢里都摆放了两个大酒缸。每个酒缸都可以装红薯酒一百多斤。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两个酒缸始终都至少保证一个酒缸装的酒是满的。每当喝干一个缸屋里面的酒,公社炊事员立马就会买来新的红薯烧酒,把喝干了的的酒缸倒满。这样相互循环,始终保持着有酒喝。

易大伟、艾旺骁陪吃的领导桌,一开始上菜,邓秘书就把各位领导的酒杯盛满了。这是当地一种专门用来和红薯酒的酒杯,一般盛满是二两左右,还有一种大一点的酒杯,盛满一般是三两左右,又叫小茶杯,这种酒杯主要是那些酒量比较大的人用的。

易大伟是这一桌的主家,她端起杯子,站起来说道:“按照大历县的酒规,我们先共同喝两杯,然后我每个人进两杯酒。”他说一说完,就把就倒进了自己的嘴里,然后把酒杯倒转过来,杯底朝天,杯口朝下,以示自己喝得很干净。

易大伟敬完酒后,艾旺骁接着敬酒,每个人两杯。

随后,工作组的肖复兴、赵国雄、温本华、张盛林、王国平五个人,纷纷向易大伟、艾旺骁各回敬了两杯红薯烧酒。由于任务在身,领导们不敢放开喝酒,喝完礼节酒后,就没有再喝酒了。

吃完晚饭,肖复兴把赵国雄、温本华、张盛林、易大伟、王国平、艾旺骁几个人喊在一起,商量如何开展工作。

肖复兴说:“田家洲大队有十八个生产队,三千多人,又都是一个姓的,血缘关系很亲,又加上这次械斗是为了本大队的利益,要想完全摸清械斗的情况,找出牵头人物,找出开炮开枪的人员,是一件很艰难的工作。因此,不真正的深入下去,不想些方法,很难完成地委交给我们的任务的。”

肖复兴看了一眼大家,接着说道:“所以我想,很有必要将地、县来的工作队员合理的搭配好,我和本华县长坐镇指挥,其他人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地区两人、县里一人、派出所一人、公社一人,进行地地毯式的暗中摸排,务必将真实情况全部摸排清楚,不漏掉一个牵头人物,不漏掉一个骨干分子。就是说,不能逃脱一个凶手。一定要把牵头人物、骨干分子和凶手这三种人的一切情况,全部摸排清楚,详细掌握具体情况,包括他们的亲戚、住的房子有几条门。”

肖复兴停了一下,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后,说道:“我建议,第一小组由赵国雄处长负责,第二小组由张盛林负责。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工作组进驻田家洲大队后,一定要特别讲究工作策略,注意工作方法,关心群众生活。要从帮助群众抗旱保晚稻,群众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大队、生产队干部和党员为依靠力量,团结最大多数的人民,唯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掌握到最真实的情况,才有可能收集到铁证如山的事实,也才有可能摸准牵头人物和骨干分子,然后才能真正的打击犯罪分子。为确保工作的顺利,所有有关械斗事情的相关问题,都由公安部门的同志们负责秘密调查,其他同志主要负责有关抗旱的工作,一切言行都不准涉及械斗的问题,否则,一定要从严追责。”

第二天,调查处理“8·22”械斗事件联合工作组,正式进驻田家洲大队开展工作。工作组按照先前的分工,深入到各个生产队,从了解旱情,帮助抗旱为切入点,在全大队的干部群众中,全面开展排查和侦察工作。由于排查和侦查工作的高度保密,即使参加工作组的同志,除了公安人员外,都以为只是帮助田家洲大队来抗旱的。

钟国正是以公社干部的身份被抽到工作组中的。当他看到工作组里那么多的公安人员之后,感到非常的不解。田家洲大队刚刚与李家湾大队发生了械斗,地区和县里就这么重视他们的抗旱工作,派出了地、县、公社三级抗旱工作组,而且把三级的公安干警都抽了出来搞抗旱,没有搞械斗的其他大队,没有一个地区或县里来的人调查旱情,帮助抗旱,真是奇了那个怪了。难道真的是会哭的孩子都有奶吃吗?不好不闹就真的没人管了?钟国正一时感到很是疑惑。

难道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钟国正心里想。但愿吧,但愿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这些东西这么简单。

工作队进队后,田家洲大队的支部书记田保金在询问了其他大队的情况之后,感到非常的纳闷,地区、县里和公社,怎么突然只给我们大队派来这么多人的抗旱工作队?莫非是为了调查械斗的事情?可是工作队却没有一个人问他有关械斗的事情,要问也是一些与抗旱有关的事情,仿佛这里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械斗一样。

仇小丽来自于地委政法委,是工作组中唯一的一个年轻女性,而且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第一次到农村来,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很诗情画意,和钟国正一见如故,没有几天的时间,就成为了好朋友。加上她不是公安干警,没有秘密调查的具体任务,就显得很轻松,经常跟着钟国正走家串户,了解民情社意,或者干脆在田野里走来赶去,还时不时的朗诵一两句诗,逗得钟国正喜笑颜开。钟国正就叫她丽诗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