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草根选调生> 第10章 主动认识别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主动认识别人(2 / 2)

曾恩福答道,收完上来,大概一万五千担左右。

钟国正问,那这些烤烟,是全部种在水田里的,还是水田、旱土里都有种?

曾恩福答道,我们这里以水田种烟为主。水田种烟,一般每年保持在四千五百亩左右,旱土每年大概种植一千亩左右。

钟国正问,均价有好多?

曾恩福答道,目前收上来的均价,八毛钱左右一斤。

钟国正问,八毛钱一斤,那全公社仅仅烤烟这一项,一年就有一百二十多万块钱的收入?那税收是多少?

曾恩福答道,烤烟的农业特产税税率是42%,这项税收是由供销社代缴的,不在烟叶的收购单价里面。今年全公社可以完成的烟叶税收,估计在五十万块钱左右。

钟国正问,这里的农民,喜不喜欢种烤烟啊?

曾恩福答道,上半年种烤烟,下半年插晚稻,既有钱,又有粮,哪个农户不喜欢啊?只是,种烤烟不仅是一种体力活,很麻烦,还是一种技术活,要有熟练的技术,才能有较高的收入。从我们这些年的实践分析,种烤烟,除了要有适合种烟的田土、烟草品种和烘烤的烤房外,更关键的是,要有必须的技术,包括栽培和管理技术、烘烤和分级技术。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的种烟技术,烟叶的产量上不来;没有必备的烘烤技术,烟叶烘烤后的等级上不来;没有熟练的烟叶分级技术,眉毛胡子一把抓,烤出的好烟变成了差烟。

钟国正问,我们这里,真正掌握栽培、烘烤和分级技术的农民有好多?家家户户都有烤房吗?

曾恩福答道,现在大部分农民对烤烟的栽培、杀虫防病和烘烤技术还不是很懂,供销社每年都要派出专门的烤烟师傅,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移栽和管理;烟叶烘烤的时候,指导农户烘烤,主要是烘烤过程中,不同阶段温度的把控。另外,还有不少的农户没有自己的烘烤房,这也是一个问题。

钟国正问,那有哄么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曾恩福迟疑了一下后说道,办法不是没有,关键是公社要重视。公社重视了,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像计划生育一样,过去只有卫生院管,不管哪么搞,都只是那么一回事。现在公社一挑起来,呵呵,那简直变了一个天……

两人越聊越投机时,收购点烤烟验级师傅胡伟林走了过来,说刚才叫人买了一个鸭子回来,中午抄血鸭吃,请两位领导在收购点上吃饭,喝几杯红薯酒。

尽管第一次见面交谈很欢,可由于等着卖烟的农民确实不少,钟国正也就只是象征性的喝了十来杯红薯酒。吃完中饭后,他就回到自己的间子,开始熟识邓秘书提供的那些资料,像高考前背那些考试内容一样,死记硬背起来,特别是强行记住了二十多个公社干部的姓名、年龄等等基本情况。在公社食堂吃完晚餐后,看到那些下大队的公社领导和干部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大院,他便开始逐个的去敲门拜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