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实景红包大抽取> 第659章 两大哥窑瓷器 珍贵国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9章 两大哥窑瓷器 珍贵国宝(2 / 2)

在扶桑京都御庙泉涌寺,有“杨贵妃观音堂”,供奉着“杨贵妃观音”木像。

······

周瑞看着手中的资料,不由黯然叹了一口气,将这珍贵的东西,收了起来。

除了这些卷宗之外,周瑞收获最大的还是华夏的国宝。

当初八国联军侵华,华夏文化被掠夺一空。

特别是扶桑,在这里存在着很多华夏的文物。

在得到的红包之中,有很多华夏的瑰宝,其中有几件,被周瑞特别放了起来。

其中一件乃是宋哥窑鱼耳炉。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世界上鼎鼎大名的瓷器。

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凡是品相完好,制作精美的五大名窑,基本上都是国宝级别的存在。

对于周瑞来说,这样的国宝多多益善。

他绝对不会嫌弃多。

华夏被称为“瓷都”,也就是“China”。

华夏是个瓷器大国,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那精美的瓷器,古朴的造型,不知道让多少人喜欢。

唐朝时期的唐三彩,宋朝的五大名窑,元朝的元青花,明朝时期的斗彩,特别是成化斗彩,更是世界闻名。

而清朝,最为著名的瓷器应该是珐琅了。

到了开过之后,出现了著名的“毛瓷”。

但是很可惜,因为一些原因,存世量及其的稀少。

华夏作为瓷都,拥有悠久的瓷器历史。

·····

而哥窑,就是华夏瓷器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里程碑。

哥窑瓷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传世者弥足珍贵。

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收藏在京都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魔都博物馆、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及少数收藏家手中,总数也不过百件左右,以至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无几。

鱼耳炉为仿商周时期礼器铜簋的形制,因可用来焚香而得名,是宋代官窑瓷器中的名品。此件宋哥窑鱼耳炉为直口、弧腹、圈足,造型醇厚古拙,两侧置鱼形耳向外扩张,增加了器物庄严、凝重的感觉,颇为古朴典雅,在造型上属标准的宋鱼耳炉形制。

此鱼耳炉通体施青灰色釉,釉色莹润,以灰青为主泛米黄色,釉面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金丝铁线”纹片;开片自然,错落有致,纵横交织如网,层层迭迭,晶莹透亮,在青釉的掩映下,犹如冬天江河里的冰块碎裂,相得益彰,饶有趣味。

如果真的要拍卖,绝对会被拍出天价的价格。

第二件物品乃是南宋哥窑黄釉斝。

此器为铁黑色胎,米黄色釉

。全器内外施满釉,只有足底无釉。开金丝铁线纹片。此器是仿青铜器器型,在哥窑器里属罕见器型。“哥窑列名为宋名窑,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一书所谓:“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

列名于宋名窑:汝、官之后,钧窑、定窑之前”

斝,读“jia”,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约1万至4000年前),属于夹砂陶。大口、束颈、鼓腹、圆底、三袋形足,为当时的炊器。

商代早期,出现袋形足消失的酒器。西周出现青铜(斝)酒器,器形象爵,口沿上有两个柱状突起,但没有嘴,用作盛酒。

据《礼记》和《仪礼》记载,古人饮酒有隆重的仪式,用觚或觯盛酒,用斝温酒,用爵饮酒。哥窑是南宋五大名窑之一,“汝、官、哥、钧、定”,排名仅次于汝、官两窑。更重要的是,这个哥窑米黄釉学是至今为止出现的唯一一件仿西周青铜斝瓷器。

其名贵程度不言而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