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实景红包大抽取> 第593章 回程 《富春山居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3章 回程 《富春山居图》(2 / 2)

不过虽然是一对特大碗,但是上面描述的故事却不一样。

左边的特大腕描述的乃是“武松打虎”的场景。

在特大碗上,描绘着山林,奇石,高山等景色,在正中央,描绘着一个大汉骑在一个老虎的身上,抡起拳头大的拳头,正要打下去。

不过还没有打下去。

在下面,是一个巨大的虎头,张着嘴,一动不动。

栩栩如生,十分地逼真。

颇有一种清朝晚期的那种绘画风格。

而右边的特大碗上,绘画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场景。

不用说,一看就能看出来。

一个光头大和尚,双手抱着一颗柳树。

柳树下面已经被拔出了一般。

和尚的脸上十分狰狞,胳膊十分地粗壮。

异常的恐怖。

······

第五个普通红包,是周瑞穿过大山的时候,大山的馈赠。

乃是一包种子。

一包没有任何信息,谁也不清楚是什么的种子。

第六个普通红包,周瑞得到一条名贵香烟。

第七个普通红包,周瑞得到了一条围巾。

除了这七个普通红包,周瑞还得到了三个异世界红包。

第一个异世界红包,周瑞得到了来自某电影世界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华夏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江浙省博物馆。

前半卷名称:《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尺幅:纵31.8厘米,横51.4厘米

后半卷名称:《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尺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不过这个异世界红包给了周瑞一个惊喜,同样也给了周瑞一个遗憾。

惊喜是,红包里面的《富春山居图》是完整版。

也就说前半卷和后半卷都在周瑞的手中。

遗憾的是,此画还是被烧了。

成为了一大段和一小段。

因为电影里面演出的时候,就是一大段,一小段。

对此,周瑞也有些无奈。

不得不说,这《富春山居图》不愧是华夏十大传世名画,确实不一般。

据说,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才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趣÷阁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此画卷为六接的纸本,即是由六张纸连成的画卷。

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趣÷阁,凡遇景物,辍即模记”。

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

张庚在《图画精意识》中记载了董其昌对此画的赞誉,“子久画冠元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韵超逸,体备众法,脱化浑融,不落畦径。”

······

当用鉴宝术看完《富春山居图》上面的信息之中,周瑞不由对《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产生了深深的佩服之情。

这样的人,才是值得尊敬的大师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