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商界巅峰> 第182章 倾囊相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2章 倾囊相授(2 / 2)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什么地方都要用到钱,不像农耕社会,可以自给自足,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离不开钱。那良知能值几个钱?

在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恶人、骗子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具体的办法就是骗完一个地方换一个陌生的地方继续骗,核心的问题就在于:人流和信息流的不对称。

现代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人的流动性也空前的自由和便捷,但是一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人流和信息流的速度都空前加快,而且信息流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流的速度。

网络真正改变的不只是信息的传播方式、人与人交流的方式,真正改变的是让“良知”、“诚信”、“正直”等等这些人类优秀的品质都可以成为“正资产”,成为个人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用到未来,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会让机器对你的了解远远超过你自己。你曾经良知泯灭犯过的错误也都会一一记录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泯灭良知的代价会空前的大,而真正致良知,践行知行合一,给你带来的个人的品牌价值将让你如鱼得水,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也同时可以极大的降低交易成本。

逐步清明我们被遮蔽的良知,真正的践行,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够真正的改变我们的生活,规划我们完美的人生。

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守仁格竹,格到吐血,放弃独立思考,迷信权威就是平庸的开始。

生活里,我们迷信权威可能是潜意识和不自觉的,因为是某个权威人物的结论就放弃了思考,放弃了思辨,让我们总是在一个思维的牢笼里跳不出来,只有打破牢笼,才能实现心灵和人格的跃迁。才更容易直指问题本源,快速解决问题。

知行合一、在事上练而得来的,所谓的“实践出真知”,一次次的磨难与打击没有打倒自己,反而用一个个不世之功不断完善并验证了其价值

很多人修身养性,平时一副谦谦君子模样,一碰到点事,立刻“炸毛”,比魔鬼还可怕。这就是典型的不能知行合一。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

那如何才能知行合一呢?就需要“致良知”,没有致良知,知行合一也就成了空谈。

有人说,“掌控不了情绪的人掌控不了人生”,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但是根本上是错的。错就错在掌控,“情绪”是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结果,而不是类似外力似得刻意钳制。

然后再谈论一下精力在人生历程中的作用。

一、不管生活还是工作,归根结底拼的都是精力。

我有次和同事上街,看她大热天里带着5岁的男孩出门。男孩哭闹,她得温柔哄;男孩乱跑,她得牵住手;男孩调皮,她得讲道理;男孩没力,她得抱着走。

我边看边感慨当妈不易,要是精力不够好,连孩子都带不了。

所谓精英,首先要精力好。精力好和精力差的人,过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有的是两种不同的未来。

二、我们说精力的时候,其实是在说精力的管理。

我高中同桌,大学拿到金融和计算机的双学位。国外读研后回国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上班,她是永动机一般的存在。

有次她来我工作的城市出差,看到她被精力霸屏的状态,我惊呼:你居然有张没有被四大会计事务所摧残过的脸。

那次见面其实剧透了她精力过人的原因。

她收工后就去按摩,还帮我预约了技师,让我下班后去找她。

我俩享受着舒适的环境和舒服的力道聊着天,她提到工作加班熬夜,或一周飞几个省会是家常便饭。

我劝她工作忙归忙,要爱惜身体。

她告诉我她深度睡眠质量很好,在写字楼附近办了健身卡,班前或午间会抽空锻炼;补充着蛋白粉,也不碰甜食,身体累了去做理疗,心情烦了去练书法。

我想起她高三时成绩从中上到拔尖,从不午睡但下午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连着被几节数理化课轰炸还能思维活络,一有时间就去打篮球或看nba。她充沛的精力里有天生体质差异,也与她的追求目标、生活习惯、饮食锻炼等要素分不开。

我发现精力好的人,会集中能量做重要的事。比如村上春树所说:清晨5点起床、晚上10点前睡觉,一日之内,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我是清晨的几小时,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处理杂务,打理那些不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时分便悠哉游哉,不再继续工作,读书或听音乐,放松精神,尽早就寝。我大体依照这个模式度日,20来年工作顺利,效率甚高。他说写长篇小说是体力劳动,我们常常把创作想得太浪漫,忽略了真正的创作不能只靠灵气和才气,还要靠别的。

这个“别的”,我理解为可持续的精力。

三、身体与梦想兼容的人,懂得做全日制的精力大师。

1、你若不把身体顾好,连精力都无处发生。

失眠是一种时疫病。睡得又早又好确实很难,天黑请闭眼,加班族请睁眼。就算不加班,玩手机和压力大甚至爆肝打游戏,也让人睡不着或睡不好。规律且优质的睡眠是提高精力的利器,我的经验是,睡前少碰电子产品。让心绪缓和下来,冲个凉水澡,泡个热水脚,尽早入眠,有事早起来完成。大忙人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来休息。

除了睡还有吃,半年前的饮食决定了现在的你。

吃太多甜腻食物和垃圾食品,会让身体感到沉重,病愈后的李开复建议吃的食物要足够杂、粗、素、天然。我觉得自己身体变好,离不开5点起床11点睡觉的作息和有的放矢补气血的饮食。

2、我见过精力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运动。

我早上起来运动过的时候,一整天都感觉精力超标。而缺乏运动的日子里,经常脾气暴躁,头脑熄火。不运动的自己连手机电池都不如,充电8小时,从家到公司就把能量耗尽。所以我常揪着自己的头发,从沙发上自拔出来去运动。

我身边很多朋友从跑步中受益,清空脑子的闪存,抹平琐碎的纠结,让人体力与精力齐飞。电视剧的编剧在写到精英人设时,运动必须有,欢乐颂的安迪每天晨跑;纸牌屋里的克莱尔坚持夜跑,弗莱克也练液阻划船机。

3、精力珍贵,不要浪费在无聊的人和事上。

精力很可能是有限的,尽管能培养,但始终有上限。所以无谓浪费精力的行为越早克制越好,比如潜伏在微信群里抢几毛的红包;敏感解读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三观不合的无关人员撕扯。

把工作精力撒在业务周边上,经常分心很难集中精力干正事。而高手说话经常简单干脆不墨迹,做事总是自律专注有秩序。纠结和诱惑消耗人的精力,他们对折损心绪的人和事有种取关心态。拨开自恋,这是大实话。

4、持续的精力,来自于内心对梦想的沸腾。

我周围有类人,有时间、有体力、有能力,就是没精力。躺在沙发上玩消除类游戏,在手机上进行着“f”型轨迹的阅读。明明没干嘛却整天喊累,做事萎靡不振,负面情绪爆表,没有努力目标,觉得生活无聊。

周国平说:无聊是对欲望的欲望。为自己的精力找个归宿吧,要么挖到工作中的价值,让自己有动力;要么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全情投入一把;要么培养一个爱好,争取做到半专业。精力像是竹蜻蜓,有人拿着倒过来去摊煎饼,也有人放在头顶飞上天看世界。别让长吁短叹和无所事事,销蚀你宝贵的精力。你必须精力饱满,不然哪经得住世事摧残。精力一直好下去,就是你闪闪发光的才华。

宋太平聚精会神的倾听着父母做着人生阅历经验之谈,认真的做着趣÷阁记,不知不觉中一夜就过去了,拂晓的公鸡打鸣声音此起彼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